新老教师共话教学之道:我院举办新老教师“同上一堂课”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0

  5月14日下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在教东102教室举办了新老教师“同上一堂课”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AI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校级教学督导刘峰、蔡祥宝,院关工委副主任酆广增,以及院级教学督导赵生妹、解培中等专家出席并参与点评。三十余位导师制在培的青年教师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教学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由院长助理吴晓欢主持。他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前课堂教学面临三大挑战: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如何合理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以及如何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校级教学督导刘峰、蔡祥宝,院关工委副主任酆广增,以及院级教学督导赵生妹、解培中等专家出席


名师示范:理论为基,善用AI

  通信原理教学中心主任何雪云老师率先进行授课展示。她以“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为主题,系统讲解了调制的定义、目的与分类,并特别强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她结合使用“24小时智能学伴”工具,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提醒学生对AI生成的答案保持批判性思维。何老师的授课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融入了思政元素。她建议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基础先行”的原则,鼓励学生夯实理论功底,为未来应对AI时代的技术变革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原理教学中心主任何雪云老师率先进行授课展示


专家点评: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在随后的专家点评环节,各位资深教师从不同角度对何雪云老师的授课进行了深入剖析。

  蔡祥宝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他肯定了何老师对PPT节奏的掌控,并提出“AI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他强调每一节课都应有一个小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刘峰老师则从教学方法层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基本概念用手写板书的方式呈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建议教师重视课堂总结,形成清晰的知识图谱。

  酆广增老师则建议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特别是在AI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教学不仅要讲授基础知识,还应引入前沿技术和现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校级教学督导蔡祥宝老师作点评

校级教学督导刘峰老师作点评

院关工委副主任酆广增老师作点评


青年教师展示:成长中的探索

  随后,青年教师吴彤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了授课展示。她完整讲解了调制解调的概念、幅度调制一般模型以及常规调幅。

  在点评环节中,专家们肯定了吴彤老师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指出了其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刘峰老师认为其语速较快、缺乏停顿,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部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讲清楚,建议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频率。

  蔡祥宝老师则从教学细节入手,指出青年教师在教学风格、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方面仍需磨练。他强调,教学不仅是“讲清楚”,更要“讲生动”,要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当的站位和眼神交流,增强课堂感染力。

青年教师吴彤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了授课展示


深度交流:聚焦教学痛点,共谋改进之道

  在最后的教学交流环节,多位青年教师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例如,如何衡量课程目标与重点?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

  对此,蔡祥宝老师建议参考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等规范文件明确教学重点;何雪云老师则提倡将重点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边听边思。

  针对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解培中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经验。她利用“雨课堂”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通过QQ群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及时给予个性化辅导。

  刘峰老师则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一位曾因多门课程不及格面临学业危机的学生,在老师们的持续关怀和引导下,最终逆袭考上研究生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强调:“教好学生是良心活,也是技术活,必须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与专家、老教师们进行教学交流


结语:薪火相传,共育未来

  本次“新老共上一堂课”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切磋,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传承。老教师们无私分享多年教学经验,青年教师虚心求教、积极反思,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学院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教学研讨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摄影:王晶、吴晓欢 编辑:吕瑞兰 审核:施政、徐雷)